焦點
-
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大降價,日本Amazon只賣32K要買要快!
受到日幣貶值(已經來到近10年的最低)、台幣升值的影響,最近小P身邊許多朋友一直揪團往日本跑,因為不管是要來趟增廣見聞的旅遊,還是失心瘋的大採購都很划算。只是小P才剛出,社會口袋深度有限,只能上網逛逛拍賣網站,一解無法出國採購的遺憾。不過人家說天空疼憨人就是這樣,當小P逛到日本Amazon的時候發現,網站正在促銷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,只要日幣130,000元,折合台幣約32,864元,實在是省很大阿! 這台ThinkPad X1 Carbon的機身採用碳纖維材質打造,重量控制在1.3公斤左右,厚度也僅有1.77公分,這對一台擁有14吋螢幕(解析度為1600x900)的Ultrabook來說,絕對是極致工藝的展現。內裝的處理器為Intel Core i7(時脈為1.9GHz)、記憶體為DDR3 8GB、儲存空間有256GB SSD;周邊擴充埠也相當齊全,機身右側搭載了USB 3.0和Lenovo OneLink,機身左側則有3.5mm耳賣複合式插孔、可供電的USB3.0、miniDisplayPort、HDMI、可擴展的乙太網路埠以及電源接頭,且電池在充飽電後可使用8.6個小時,原廠並提供3年國際保固,出廠時也已經預先安裝好64位元Windows 7專業版,未來可升級成Windows 10。 根據小P側面瞭解,這次的促銷可能是為了推廣2015年樣式的ThinkPad X1 Carbon,新款樣式外觀與第一代幾乎完全相同,不過在硬體規格部分有大幅度的提升,鍵盤的操控區也有所變動。對於一般使用者、上班族或程式設計師來說,ThinkPad X1 Carbon的規格已經足以應付日常工作,何不趁這個機會撿便宜,趕快替自己入手一台經典小黑。 不過(人生最怕就是這個不過),就在小P下訂完準備結帳時才發現,日本Amazon對台灣只允許外寄書籍和音樂CD,3C產品的收貨地點還是只能選在日本國內。最終還是得拜託準備去日本玩的朋友,幫忙帶回來了!
-
超大容量8TB HDD來襲
隨著Full HD、4K影片越來越普及,資料量也越來越高,推動市售的硬碟容量往更高容量發展,從4TB、6TB,甚至高達8TB的機種都有,讓消費者一次購足所需要的容量等級。此外效能上有也所突破,並提供SATA 6Gb/s或SAS介面。不過最重要的是穩定性,因此選購大容量硬碟需要注意哪些重點,請看本篇的介紹。 人們的電腦資料產生量,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年齡的成長而增加的。舉凡像是生活照、風景拍攝、錄影,隨便整理一下就動輒超過數千張,硬碟幾百GB就被佔滿。而開開心心出國去玩,隨便拍照就累積了幾GB的照片與影片,尤其越來越多高階相機、手機紛紛支援4K錄影之下,就算上傳雲端硬碟也還不夠用,更何況雲端硬碟也不適合存放個人隱私照片,以免因為遭受駭客攻擊而發生資料外洩危機。 早期硬碟大多只針對桌上型電腦、筆記型電腦與伺服器所設計,但近年來電腦的發展多元化,並應用在不同的場合,因此衍生出各種針對不同應用的硬碟產品 理論上來說,4K Ultra HD (3840x2160)的解析度是Full HD (1920x1080)的4倍,因此一張4K照片或影片的資料量,大約就是Full HD照片或影片的4倍,也就是說,如果以前用Full HD等級來拍攝的照片或影片用掉硬碟1TB,那麼改用4K來拍攝,可能就需要高達4TB資料量,就算壓縮過後也可能在3TB左右。除了影音玩家之外,對於遊戲玩家、電競玩家來說,相信也常常遇到需要安裝超大容量的遊戲,由於這些遊戲能支援到4K解析度,其材質資料容量理論上也是以前解析度時的4倍。因此,以前Full HD等級的遊戲只要15GB的硬碟容量,在支援4K Ultra HD之後,整個遊戲安裝起來,可能就要佔據你硬碟容量60GB(例如GTA V)。 由於軟體容量、多媒體容量、作業系統容量、資料備份容量都在以等比級數增加,往往會讓人發現就算買了1TB的2.5吋行動硬碟,一下子就不夠用,需要再買其他硬碟來存放這些資料,常常買一堆小容量硬碟,會造成消費者手上就可能有數顆大大小小、速度不一的硬碟「群」,要找資料時還得一一接上電腦來看一下,讓整理檔案這件事做起來既累又不方便。尤其對追求高解析度的消費者來說,小於1TB、2TB的硬碟根本不能滿足。以3.5吋桌上型電腦內接式硬碟容量為例,主打高階應用的硬碟容量已經高達8TB(10TB甚至12TB的容量也蓄勢待發),讓你可以存放25GB藍光電影超過300部,相信這些超大容量硬碟,必將滿足超級玩家、影像剪輯師、音樂後製人員,以及各企業網路儲存伺服器(NAS)、需要長時間的安全監控(Surveillance)等需求,不用因為龐大資料的處理、轉換、備份而傷透腦筋。 (欲知完整內文,請參閱PC DIY!雜誌6月號/2015 第220期)
-
電腦旗艦級精品機殼
相信大多數玩家在購買桌上型電腦的時候,一定會把大部分的預算集中放在像是中央處理器、主機板、記憶體、顯示卡和硬碟機身上,甚至不惜花上大把大把的鈔票、動用所有關係,就是為了在第一時間裡拿到這些零組件中的神兵利器;但這邊要告訴玩家,錢得花在刀口上比較實在。以DIY 電腦來說,其中的中央處理器、記憶體、顯示卡、主機板與硬碟機這些關鍵零組件因為改朝換代的時間短,因此跌價速度也非常快,反而像是動力來源- 電源供應器,以及保護關鍵零組件的電腦機殼,即使經過半年、一年以後也都還不會跌價。尤其是大瓦數、符合80 Plus 金牌/ 鉑金/ 鈦金標準的頂級電源供應器,以及經典款電腦機殼,價格行情通常都是歷久不衰。最重要的是電腦機殼,不但會影響到玩家的心情,也是展現自我的重要配備,絕對不可馬虎來做選擇,反而值得為這個「豪宅」做更多的投資。 一般消費者在組裝電腦的時候,第一個考量的幾乎都是CPU 有多快、RAM 要多大、主機板功能夠不夠齊全、顯示卡效能有多強、甚至進一步要求必需是機械鍵盤和電競滑鼠等等,等到錢都花得差不多的時候,才會考慮到機殼。因此很多消費者選購的都是1,000 到2,000 元左右的低價入門型機殼(有些甚至還內附電源供應器)。低價機殼的內裝空間通常不會太大,加上製成機殼的用料因為成本考量,質感都不會太好,所以就算外表看起來很殺,就近一看就能發現小問題一堆,有些甚至連最基本的防割、收邊保護都做不好,組裝時若不小心還會讓使用者受傷,所以機殼的挑選可是真馬虎不得。 目前許多產品的銷售都呈現兩極化的狀況,也就是說,最熱賣的產品大多是價格最便宜的入門等級,不然就是昂貴的中高階商品。不可否認與一般機殼相比,旗艦級精品機殼的售價算是相當昂貴,相信很多消費者一定對這類機殼的實際銷售量抱持著很大的疑問?甚至想說:「真的有人會買這些機殼嗎?該不會是廠商做出來當成技術展示,或是宣傳用的吧?」的確,旗艦級精品機殼的銷售數量無法與一般機殼相比,但近兩年從IN WIN、CoolerMaster、CORSAIR、聯力、NZXT 等廠商所推出的限量機殼銷售狀況,以及其他機殼廠商的銷售成績來看,就能發現旗艦級精品機殼的發展潛力無窮阿!而旗艦級精品機殼產品會受歡迎,是因為能提供充足的安裝空間來滿足電腦神兵利器的擴充需求,所以必須能塞進大尺寸的高階主機板,提供足夠的內部空間,才能安裝四張顯示卡,大型CPU散熱器、高擴充性、豐富的I/O 連接埠、支援多種水冷系統,與對應千瓦等級以上的電源供應器,這些正是許多玩家所需要的。還有就是安裝儲存裝置的空間越多越好,對於玩家來說,2 顆、4 顆硬碟架設一下RAID 就已經不敷使用,相信許多玩家的主機裡面可能裝了超過6 顆以上的硬碟,就算現在用不著那麼多儲存空間,也可以留作備用,以備不時之需。 (欲知完整內文,請參閱PC DIY!雜誌6月號/2015 第220期)
-
微軟證實,Windows 10預覽版可啟動成正式版
隨著先前AMD執行長和Amazon的網頁,不小心爆料說出Windows 10的上市日期後,微軟官方也正式在這個月初宣布Windows 10將於7月29日(美東時間),在全球190個國家同步上市。得知這個消息後,相信許多玩家已經升級好硬體、清空硬碟空間,甚至是購買一顆新的硬碟,準備迎接Windows 10的來臨。 但如果玩家手上還有安裝Windows 10預覽版的裝置話,請先不要急著刪除;因為就在稍早的時候,Windows 10 Insider預覽版體驗計畫負責人Gabriel Aul在微軟部落格上發表了一篇聲明表示,「微軟會讓透過MSA帳號註冊使用Windows 10預覽版的Windows 10 Insider用戶,可以升級成Windows 10正式版。」 也就是說,在7月29號當天,Windows 10 Insider只要確保電腦是連線狀態,並連結到個人的MSA帳號下,就會收到微軟派發過來的最新版更新,待更新完畢後,你的Windows 10就是啟動的狀態。 從字面意思來看,似乎可以解讀成微軟將為Windows 10 Insider用戶提供免費的Windows 10,但別忘了現在的微軟很會玩文字遊戲。之前先是說盜版也能升級成正式版Windows 10,後來又改口即使升級成Windows 10盜版依舊還是盜版。我們反覆將部落格看了幾遍,的確文章裡並沒有提到「免費」兩個字,所以事實到底如何,相信到了7月29日就能真相大白了。 我們發現,微軟將官方部落格中「Getting the final release on July 29th」這段文字最後的「remain activated」字樣給去除了,改成「It’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only people running Genuine Windows 7 or Windows 8.1 can upgrade to Windows 10 as part of the free upgrade offer.*」,意思是說,只有購買過正版Windows 7或Windows 8.1(或擁有正版序號)的Windows 10 Insider用戶才能「免費升級」成「已經啟用」的Windows 10。根據以往經驗,Windows 10在沒有啟用的狀態下,功能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。 另外,我們翻找了一下Gabriel Aul在Twitter上針對該問題的留言時發現,當推友Zac Bowden問及參加Windows 10 Insider用戶的Windows 10預覽版後續是否還會繼續升級?甚至是到RTM版本時?Gabriel Aul給了正面的回答,「只要是使用MSA帳號的話註冊的話,當然沒有問題。」 →更多的【PCDIY! Windows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軟體玩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玩家話題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開箱文】:
-
外接硬碟容量再突破,2.5吋行動硬碟正式進入4TB時代!
硬碟機的競爭,越來越激烈,尤其是希捷Seagate、威騰WD、昱科HGST與東芝TOSHIBA四大硬碟機廠商的容量戰爭,一直不停歇。前幾天,WD才正式推出新一代超薄型My Passport Ultra行動硬碟,容量推上3TB,這款是搭載標準型2.5吋硬碟機的可攜式外接硬碟,採用3片碟盤技術,內部單碟容量為1TB,外部尺寸僅為110mm x 81.6mm x 20.96mm ,全球正式到貨時間預計為2015年7月份,共推出黑色款式(WDBBKD0030BBK)、藍色款式(WDBBKD0030BBL)、紅色款式(WDBBKD0030BBY)與白色款式(WDBBKD0030BWT),為標準USB 3.0介面,採用的連接器為USB 3.0 Micro B母,保固期為3年保固。 早在WD之前,TOSHIBA搶先開槍,2015年1月6日,CES2015的時候,發表了新一代超薄型Canvio Connect II行動硬碟,容量推上3TB,這款同樣是搭載標準型2.5吋硬碟機的可攜式外接硬碟,採用3片碟盤技術,內部單碟容量為1TB,外部尺寸僅為109mm x 78mm x 19.5mm ,北美正式發貨日期為2015年7月21日、2015年7月28日,共推出黑色款式(HDTC830XK3C1)、藍色款式(HDTC830XL3C1)、紅色款式(HDTC830XR3C1)與白色款式(HDTC830XW3C1),為標準USB 3.0介面,採用的連接器為USB 3.0 Micro B母,保固期為3年保固。即便,TOSHIBA發表2.5吋3TB行動硬碟的時間為半年前,但正式發售的時間,與WD上市時間差不多。 外接硬碟的競爭,不只是一般單硬碟機種,去年初,Seagate與WD皆推出了雙硬碟RAID儲存的2.5吋4TB行動硬碟。WD發表的雙硬碟RAID儲存機種,是My Passport Pro,共推出2TB版本(WDBRMP0020DBK),尺寸為143.4mm x 88.5mm x 28.7mm,以及4TB版本(WDBRNB0040DBK),尺寸為143.4mm x 88.5mm x 44.2mm,除了採用較為堅固的鍍鋁外殼,支援RAID 0 & RAID 1 & JBOD模式,預設為RAID 0模式,2TB版本最高存取速度可達233MB/Sec,4TB版本最高存取速度可達230MB/Sec,內部採用的USB 3.0控制器為ASMedia ASM1061,並使用了風扇來進行散熱,不過為針對Mac平台所設計,預設為Format成HFS+格式,也可安裝於PC平台,不過僅提供Thunderbolt 1.0的10Gbps介面,且為自帶線設計,不需要額外電源,RAID 0 & RAID 1 & JBOD模式需於WD Drive Utilities內部來做設定,值得注意的是,My Passport Pro價格非常昂貴,2TB版本報價9799元,4TB版本報價13490元(調查時間:2015年6月20日)。 Seagate發表的雙硬碟RAID儲存機種,是Backup Plus Fast,僅有推出4TB版本(STDA4000100),尺寸為116.9mm x 82.5mm x 22.35mm,支援RAID 0 & 雙分割區模式,預設為RAID 0模式,4TB版本最高存取速度可達220MB/Sec,內部採用的USB 3.0控制器為ASMedia ASM1053,磁碟陣列控制晶片為ASMedia ASM1090R,外部採用標準USB 3.0介面,採用的連接器為USB 3.0 Micro B母,不需要額外電源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不小心把硬碟分割區刪除,會發現有這個硬碟有2個分割區,分為別2048GB與1678.03GB,這時候就會變成標準的雙分割驅模式,必須使用Seagate DiscWizard軟體,以新增磁碟精靈的重建方式,才能合併成一個分割區的RAID 0模式來使用。Backup Plus Fast價格並不便宜,4TB版本報價8999元(調查時間:2015年6月20日)。 自從硬碟世界大整併以來,首先是HITACHI以20.5億美元併購IBM硬碟機部門,後來WD以現今35億美元,總金額43億美元,併購HITACHI硬碟機部門,也因為反壟斷,TOSHIBA得到了HITACHI的3.5吋硬碟技術與工廠。然而,在這之前,FUJITSU硬碟機部門,原先是要賣給WD,後來,2009年2月18日,賣給了TOSHIBA,接著,TOSHIBA拿FUJITSU的2.5吋硬碟工廠,跟WD換HITACHI的3.5吋硬碟工廠,最終,WD接手HITACHI的泰國3.5吋硬碟工廠,TOSHIBA接手HITACHI的中國3.5吋硬碟工廠,然而,WD也同時接手TOSHIBA泰國硬碟工廠,不過,由於擔心Seagate與WD的獨大,中國商務部要求WD併購HGST之後,要讓HGST至少獨立運作2年。後來,2011年4月19日,Seagate以13.75億美元,併購Samsung硬碟機部門,中國商務部也要求,Seagate併購Samsung硬碟機部門之後,要讓Samsung硬碟機部門至少獨立運作1年,此宗併購案之後,Samsung也成為了Seagate大股東,持有9.6%股權。 Seagate旗下Samsung硬碟機部門,這次推出了M3、P3系列2.5吋4TB行動硬碟,兩者採用的,都是2.5吋的Samsung Spinpoint M10P系列4TB硬碟機,除了容量推上4TB,採用少見的5片碟盤技術,內部單碟容量為800GB,M3 4TB(STSHX-M401TCB)與P3 4TB(STSHX-MTD40EF)行動硬碟外部尺寸為118.2mm x 82mm x 19.85mm ,為標準USB 3.0介面,採用的連接器為USB 3.0 Micro B母,保固期為3年保固。 隨著外接式硬碟突破2TB,PC世界的老問題,MBR(Master Boot Record)磁碟分割方式,無法定址超過2.19TB的瓶頸也將浮現,必須改用GPT(GUID Partition Table)磁碟分割方式,舊作業系統則無法支援,必須要使用Windows 7以後的作業系統,才能完整辨識,若是內接式硬碟,2.19TB容量以上硬碟,全區格式化開機的話,則還要主機板是UEFI BIOS,並使用64位元作業系統。簡單來說,Windows XP,標準的32位元版本,是不支援GPT,因此,遇上3TB、4TB硬碟機,以4TB硬碟機來說,用MBR,只能分割成一個2048GB分割區與一個1678.03GB分割區,若是別人拿GPT格式的3TB、4TB外接硬碟,接上去之後,根本讀不到裡面的東西,特別的64位元Windows XP版本才有支援GPT,到了Windows Vista、Windows 7時代開始正式支援,不過,Home Premium以下版本不支援動態磁碟,也無法完整支援GPT,Windows 8、8.1、10之後則完整支援。也因此,隨著外接式3TB、4TB行動硬碟的來臨,Windows XP,正式說再見了! →更多的【PCDIY! 行動儲存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】:
-
AMD全新Radeon 300系列與Radeon FURY系列顯示卡發表會,新卡已經可以買得到囉!
今日AMD發表了全新300系列RADEON R9與R7系列顯示卡,以及全新採用28奈米Fiji(斐濟)繪圖晶片的FURY家族。廢話不多說,以下就讓小編以記者會實況,帶領著各位一邊看圖說故事吧!也在此預祝各位端午節快樂! (1) (2)
-
Skype for Web開放測試支援繁體中文,但還是得裝個外掛
相信許多人的電腦上都有安裝Skype軟體,並且習慣每天用它來聯絡工作、哈拉打屁、聯繫感情等等。但如果有天你出差在外需要撥打網路電話,但身旁的電腦沒有安裝Skype時怎麼辦?這時只要打開瀏覽器,連上,即可馬上使用Skype服務。 微軟資深產品行銷經理Jonathan Watson表示,「以往使用Skype的時候,必須在裝置上安裝相對應軟體才能使用,而Skype for Web的出現,意味著以後不管是任何平台,使用者只要透過瀏覽器就能存取Skype服務。」這對非Windows平台的使用者而言,是各好消息。 自2003年8月問世以來,Skype面臨著許多競爭者的挑戰,但仍然深受使用者的喜愛,尤其是企業用戶。根據微軟提供的資料顯示,全球Skype的活絡使用戶超過300萬人,每天的使用時間更高達33萬小時。 值得注意的是,因為還是beta版本的關係,目前支援IE、Chrome、Safari和Firefox瀏覽器,若要使用Skype for Web的語音、影音通話功能,在Chrome 43版下得安裝Skype Calling擴充功能外,還得再安裝一個SkypeWebPlugin外掛(IE10亦然)。主要是為了讓使用者在離開Skype網頁後,瀏覽其他網頁時,還能繼續收到Skype訊息以及來電提示。慶幸的是,開發人員已經著手解決這個問題,相信很快就能解決需要安裝外掛的問題。 另外,這次的語音以及影音通話功能僅先於Windows平台開通使用,至於Linux以及Chromebook平台還是只能有限支援文字傳訊服務。 Skype是在2011年被微軟以85億美元所收購,為了迎戰其他新進的通訊軟體,微軟也不斷提高Skype的服務品質,以及加入新的功能。最近的一次,是替Skype加入即時語音翻譯功能(Skype Translator Preview),第一階段先支援西班牙語和英語2種語言相互翻譯,未來將擴大至超過40種語言。
-
AMD FURY系列顯示卡發表囉! 搭載HBM技術記憶體
因應4K遊戲的來臨,以及不想被對手一直壓著打,AMD終於在6月16日(北美時間)發表了R9與 R7系列顯示卡了。這次發表的顯示卡有這些: RADEON R9 390X ===> $429 USD ; 6/18 開賣 RADEON R9 390 ===> $329 USD ; 6/18 開賣 RADEON R9 380 ===> $199 USD ; 6/18 開賣 RADEON R7 370 ===> $149 USD ; 6/18 開賣 RADEON R7 360 ===> $109 USD ; 6/18 開賣 全新R9 和 R7 300系列GPU,都支援下世代的繪圖API,包括DirectX 12 + OpenGL 4.5 + Vulcan + Mantle。等微軟Windows 10之後,就可以感受到DirectX 12遊戲帶來的全新體驗。 R9 300系列主打4K遊戲、搭配FreeSync技術,讓遊戲畫面流暢、不撕裂。 R7 300系列主打1440p遊戲,效能可達每秒60fps畫格。 這次AMD代號為Fiji(斐濟)的R9 FURY系列顯示卡,會有以下產品: RADEON R9 FURY X ===> $649 USD ; 水冷設計 ; 6/24 開賣 RADEON R9 FURY ===> $549 USD ; 空冷設計 ; 7/14 開賣 RADEON R9 Nano ===> $??? USD ; 短卡設計 ; 夏季 開賣 Project Quantum ===> $??? USD ; 雙Fiji核心 ; 秋季 開賣 值得說明的是,R9 FURY顯示卡,搭載的是HBM (High-Bandwith Memory)技術的記憶體,採用1024位元匯流排設計,每個Die的頻寬可突破100GB/s,比一般GDDR5 (採32位元匯流排架構)的每顆記憶體晶片頻寬只有28GB/s,多了至少3.5倍以上。且HBM技術採用1.3V電壓驅動,比GDDR5的1.5V還省電。 (1) (2)
-
迎接Windows 10,Toshiba為筆電加入Cortana鍵
從今年開始,若使用者購買的是Toshiba的Windows 10筆電,將會發現鍵盤上會多了一個按鍵,用來啟動Window 10虛擬助理Cortana。 「虛擬助理」是新一代作業系統中相當重要的功能之一,Apple有Siri、Google有Google Now,Microsoft則有移植至Windows Phone上的Cortana。Cortana已經可以說七種以上語言,其中包含了正體中文。使用者可以透過語音指令,讓Cortana幫忙新增行事曆、查詢運動賽事結果/天氣、撥打Skype電話等等。 既然Cortana是Windows 10上相當重要、且會被經常使用的功能之一,於是Toshiba決定在其搭載Windows 10筆電的鍵盤上,增設一顆Cortana鍵。 Toshiba美國個人電腦業務總經理Jeff Barney表示,「按鍵位置應該會落在鍵盤的左上角區域、靠近功能鍵的地方,使用者只要按一下按鍵,就能呼叫出虛擬助理Cortana。」且該按鍵只會出現在Windows 10版本以上的筆電中。 增加實體按鍵的確能有效解決虛擬助理在觸發與聲控上的問題。不少Windows 10試用者反應,每次啟動Cortana都得先說聲「Hey Cortana」實在很不方便;有了實體按鍵後,使用者只要按一下就能迅速啟動虛擬助理,不用在透過滑鼠游標來尋找桌面上的Cortana程式,或是手動設定Cortana的快速鍵(一方面還要擔心是否與其他應用程式的快速鍵衝突,或按鍵位置、數量不好記等問題)。 除了實體按鍵的加入外,Barney進一步說道:「也會提高裝載在筆電內的高傳真麥克風的能力,以確保Cortana能正確無誤的接收使用者說出的指令。」這點真的很重要,筆者就嘗試過利用副廠耳麥來操作iOS上的Siri,結果真是慘不忍睹。 既然筆電廠商都願意在鍵盤上加入Cortana按鍵,而且看起來是Z>B(利大於弊),那市場上的專業的鍵盤、滑鼠製造商例如Logitech、Ducky、Cherry甚至是Microsoft自己,也許可以考慮效法Toshiba的作法,在產品上多加入Cortana快捷鍵或是取代現有的Windows鍵,來提升使用者的操作體驗。 →更多的【PCDIY! Windows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軟體玩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玩家話題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開箱文】:
-
Intel Core i7-5775C 測試數據出爐
新一代桌上型 Broadwell 處理器已經推出了,取代 Core i5-4690K 的是:Core i5-5675C;取代Core i7-4790K的是:Core i7-5775C。據PC Watch測試報導,效能表現已經出爐! 測試結論簡單來說,CPU的整數與浮點運算的效能,並無大幅增加,唯有進步的地方,就是搭載128MB的eDRAM 的 Iris Pro GPU 有效能大提升。 Core i7-5775C 已於 2015年6月2日公布,OEM價格為366美元,盒裝為377美元。 Core i5-5675C 已於 2015年6月2日公布,OEM價格為276美元,盒裝為277美元。
最多人點閱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,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,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
-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,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!
-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,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!
- 洋垃圾神器,Xeon E5-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!
-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,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
-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,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!
- ASUS ROG STRIX-GTX1080-O8G-GAMING開箱實測,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,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!
-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,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-2670神器級處理器!
-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,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!
- 微星MSI Aegis X-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,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!